10月份,随着气温水温的逐步下降,养殖生物病害的发生逐步减少,但是由于多数养殖生物已经进入养成后期,加之昼夜温差加大,因此,仍要密切注意水质变化情况,尽量减少因应激反应造成的损失。
一、病情预测
?。ㄒ唬┠厦腊锥韵海和馓裂炒蟛糠忠丫鸩?,大棚养殖对虾应注意弧菌病等,重点关注浙江沿海对虾养殖区域。
?。ǘ┐蠡朴悖壕枘谠喟椎悴?、虹彩病毒病等,重点关注浙东、浙南沿海海水网箱养殖区域。
?。ㄈ┖K防啵阂追⑾嗣娌?、弧菌病等,重点关注浙东、浙南沿海蟹类养殖区域。
?。ㄋ模┑憷啵阂追⒊ρ撞?、小瓜虫病等,重点关注浙北、浙中、浙东淡水养殖区域。
?。ㄎ澹┲谢睿和馓裂撤⒉≈鸾ゼ跎?,主要为腐皮病、穿孔病等细菌性疾病,重点关注浙北、浙中中华鳖养殖区域。
二、防治措施
?。ㄒ唬┰し来胧?/p>
1.预防海水蟹类纤毛虫病等疾病,要及时更换池水,改良底质环境,保持水质清新。同时要投喂优质鲜活饵料,以增强免疫力。
2.预防淡水鱼类肠炎病等细菌性疾病,要密切注意水质变化,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剂消毒养殖水体,并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。
3.大黄鱼虹彩病毒?。阂栽し牢?。合理布局网箱,降低养殖密度,保持水流畅通;高温期减少投喂饲料,发病期间停喂3~5天;也可投喂大黄、黄连等中草药起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。
4.小瓜虫?。罕3质实钡乃?,避免在水温低时捕捞、搬运,以免对鱼体表黏膜造成伤害。使用对黏膜没有伤害的药物,如聚维酮碘、氟哌酸进行鱼体消毒。
5.对于达到商品规格的养殖品种要及时起捕,起捕过程中注意操作,避免擦伤;捕大留小或筛选密度的,拉网捕捞后要进行水体消毒,防止细菌和寄生虫入侵损伤的生物体。池塘鳖将进入冬眠期,要做好越冬工作。
?。ǘ┲瘟拼胧?/p>
1.南美白对虾弧菌?。悍⑸伤撇∏?,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溶液,每天1次,连续3天;同时拌饲料内服恩诺沙星等国标渔药配合治疗。
2.海水蟹类寄生虫?。悍⒉∈庇昧蛩嵝康纫┪锶仄萌?;及时将病蟹、死蟹捞出,避免感染其他池塘。
3.淡水鱼类、中华鳖细菌性疾?。貉吵厮逵镁畚馔芤旱认炯料?;同时,分离所得病原菌经药敏试验,选择合适的药物拌饲投喂。